新闻动态
  • 标题
    发布时间
    内容简介
  • 2025-07-03
    红色故事讲演大赛选手培训活动第二期在黄浦区图书馆如期举办,有幸邀请到李元老师亲临授课,为参赛选手们带来了一次极具价值的培训。 李元老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声音表达的关键要素,指出声音应追求集中、自然、圆润的效果,而饱满的气息是其基础。他强调情感、气息与声音三者相辅相成:情感是核心,掌控表达走向;气息是统帅,调控声音强弱、长短与节奏;声音是士兵,需服从指挥以达最佳效果。 在实践环节,李元老师安排选手选读绕口令《枣》,使大家体会到集中气息、灵活运用口腔肌肉的重要性,学会在快速表达中保持声音清晰与圆润。他还现场解析了原中央台董卿宣讲的《红楼梦》片段,深入剖析其在情感表达、气息运用及声音变化上的精妙之处,让选手们直观领略到优秀讲演者如何将文字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传递出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故事。 经过此次培训,参赛选手们在声音表达技巧上有了显著的提升,更深刻理解了如何通过声音讲好红色故事。大家纷纷表示,将在红色故事讲演大赛中运用所学,用心用情讲好每一个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大赛增光添彩。让我们共同期待着参赛选手们的精彩表现!
  • 2025-08-11
    8月2日上午,黄浦区图书馆创客空间开展了3D打印体验活动,学习3D建模方法,绘制南瓜灯,感受增量制造、快速成型的科技魅力。 活动内容 活动开始前,讲台上摆放着色彩缤纷的3D打印小玩具就先吸引了大小朋友的目光:游龙关节灵活,鳞甲锐利;财神大腹便便,笑容可掬;哪吒双手插兜,神态俏皮。大家带着好奇把玩,询问老师关于3D打印机具和设计的问题。 活动开始,老师首先介绍了3D打印的技术发展与应用实践。经历30年的发展,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如今,一台千元价位入门级的3D打印机,就能将创意化作现实,让更多“不可能”实现“可能”。 实践操作环节,老师通过一款简单的3D设计软件带大家入门,为大家讲解三视图视角与方向矢量。平面绘图,创建复制,调整大小和距离,最后化平面为立体……老师带着大家一步步绘制,不时走到大家中间,解决大家的问题。饱满的南瓜,弯曲的瓜蒂,虽然造型简单,却也形象生动。有小读者还为南瓜添上了颜色,就更像真正的大南瓜了。 由于3D打印耗费时间,老师提前打印好了这一次绘制的南瓜模型,在瓜脐安装上小灯珠,打开开关,就是一盏小小的南瓜灯。大家提上南瓜灯,为这堂新鲜有趣的3D打印课留下纪念。
  • 2025-08-08
    为满足大众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为市民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公共艺术教育供给,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黄浦区图书馆主办“阅美黄浦 美育课堂”系列活动。每月开展不同主题的线下美育公益讲座,把艺术与文化之美带到市民读者的身边。 当西方油画的笔触邂逅东方水墨的意境,会碰撞出怎样的艺术火花? 陈逸飞用一生的创作给出了答案 —— 他笔下的仕女眼波流转,藏着《西厢待月》的婉约;他画中的大提琴手身姿挺拔,透着欧洲古典音乐的庄重。 今年是著名画家陈逸飞逝世二十周年,他数十年波澜壮阔的艺术生涯享誉国际画坛,并成为海派文化的一位杰出代表。 他的绘画艺术和大视觉艺术开拓实践相辅相成,大胆探索勇于进取的背后,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并见证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上海最近数十年间的巨大发展,具有重要的美术史和文化史意义。 本次讲座,老师将循着油彩的足迹,走进陈逸飞的艺术世界:从《占领总统府》的历史厚重,到 “海上旧梦” 系列的民国风情;从对写实技法的极致追求,到将诗意融入光影的独特表达。你会看到他如何让旗袍的盘扣与油画的肌理对话,让江南的烟雨与巴洛克的明暗共鸣。 无论你是艺术爱好者,还是对中西文化交融感兴趣的探索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共鸣,读懂陈逸飞,便读懂了一代人对 “美” 的执着与突围。 讲师介绍: 石建邦: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自由撰稿人。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院,旋留校任教。1994年英国佳士得国际拍卖公司上海代表处任职。1999年始,以独立身份,从事艺术投资、咨询、管理,文化遗产保护等事宜。广泛涉足艺术家发掘、整理和推广,艺术市场观察和策划,艺术品鉴赏和收藏等领域。曾参与从事吴冠中等专题收藏和研究,以及其他收藏专案。 活动详情 【指导单位】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黄浦区图书馆 【活动主题】在油彩与诗意间驰骋——陈逸飞艺术漫谈 【活动时间】2025年8月10日(星期日)14:00-15:30 【活动形式】线下讲座 【活动地点】黄浦区图书馆9楼902(福州路655号) 【报名方式】长按下方二维码,填写个人信息报名。参与人数30人,名额有限,报满即止。 报名须知 1. 为让更多读者参与活动,一个手机号限报一个名额,一个报名信息仅限一人参与。 2. 公益性活动,免费参与。报名后请按时参加活动。若无法到场,请至少提前24小时取消报名。活动现场将签到核销,若一年内三次缺席,则在当年活动中不再享有报名资格。 3. 参加活动即视为同意将照片作为宣传使用。
  • 2025-08-08
    古人深谙自省之道。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箴言流传千年;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为能认清别人是聪明,能认清自己则是智慧;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为事情做不成的时候,要多多反省自身。这个周末,培优学堂邀请7—12岁亲子家庭一同阅读三则文言小故事,体会向内观照的智慧。 第一则——铁杵磨成针,当李白望着老妇人日复一日地磨着铁杵,从嗤之以鼻到肃然起敬,反思自己的傲慢和浮躁时,真正的成长才就此开启。第二则——枭逢鸠,“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斑鸠的话如当头棒喝,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第三则——孟母三迁,从墓地旁的模仿哭丧,到市集边的学着叫卖,再到学堂外的揖让进退,可以从中看到一个孩子在环境变迁中逐渐养成的自省能力。 自省,就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过程。真正的改变,始于向内的凝视。一个人只有懂得自省,抛弃自以为是的想法,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感知天地广阔。一个善于自省的人,才能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修正自身,提升自己的境界。 人贵自知,而后自省,终而自律。8月10日10:00,让我们在吕增兴老师的带领下,一同在文言的字句间,寻找那面映照内心的明镜,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参加活动请自带文具。 讲座详情 讲座时间:2025年8月10日(周日)10:00——11:00 讲座地点:黄浦区图书馆9楼902室 讲座对象:7-12岁学生 讲座名额:10组亲子家庭 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 友情提示 1. 入馆读者请听从工作人员安排,遵守馆内秩序。 2. 活动名额有限,报名后请按时参加活动,过时将视为自动放弃参与机会,多次无故缺席将取消后续报名资格。 3. 参加活动请自带文具。 4. 参加活动即视为同意将照片作为宣传使用。
  • 2025-08-06
    2025年8月2日上午10点,暑假培优学堂第八讲如期开讲。在吕增兴老师的带领下,通过了解三则包含有趣谜语的文言小故事,在学习文言知识的同时,领略古人的生活智慧。 讲座刚开始,吕老师给各位在场的孩子带来了精心准备的文学常识科普环节。在吕老师的讲述下,孩子们学习到了一位位古代著名诗人的“号”:李白号“太白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同时吕老师还进一步告诉孩子们 “居士”的意思是:在家修行佛法的佛教徒,拓宽大家的眼界。 在讲座中,吕老师向孩子们讲述了三则文言小故事:“王安石戏作谜语”、“杨修解谜”和“韩生料秦王”。每则文言小故事背后都蕴藏有一个有趣的谜题,如“王安石戏作谜语”中:王安石以“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为谜面,吉甫以“东海有一鱼,无头亦无尾,更除脊梁骨”作解,谜底同为“日”字。该文言故事在向孩子们展现古代文人的语言游戏传统的同时,也让孩子们通过趣味猜谜互动,了解古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规律的总结。 在文言小故事的学习过程中,吕老师不断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文言文知识点,在他的提倡下,孩子们纷纷动笔将这些知识记录在发放的讲义上,从而帮助理解和记忆。吕老师还鼓励孩子们勤开口,无论是集体朗读文言小故事,还是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只要孩子们肯开口互动,都能得到吕老师的鼓励和表扬。 下一期暑假培优学堂将在8月10日举行,吕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学习文言小故事。同时这也会是本次暑假培优学堂最后一讲,欢迎大家抓紧机会,积极报名参加!
  • 2025-08-06
    荷莲双生,文脉流长。活动吸引了二十余位市民读者共赴这场夏日文化雅集,在胡建君教授的引领下,沉浸式感受莲荷文化的千年风雅与生活意趣。 讲座伊始,胡建君教授以严谨而诗意的语言厘清了“莲”与“荷”的植物学渊源——二者实为同源异名,前者指向其科属之美,后者则聚焦物种之实。 从《诗经》的“彼泽之陂”到白居易笔下“莲叶何田田”的江南意象,胡教授以古典诗词为舟,载听众溯流而上,探寻莲荷作为中国文化精神图腾的深层内涵。 她尤其强调,莲荷“清自中生、优雅从容”的特质,早已超越植物属性,成为文人风骨与东方美学的象征符号。 雅俗共赏,舌尖风物。从荷花茶、酥炸荷瓣到莲子羹,揭示食材背后的文化隐喻。讲座更结合江南地域特色,探讨莲荷元素在当代设计中的创意转化。 本次讲座以深入浅出的学术底蕴、生动鲜活的案例呈现,为市民搭建了亲近传统文化的美育桥梁。活动结束后,读者们围绕胡教授继续交流心得,不少观众表示:“不仅学到知识,更在炎夏中感受到一份由内而外的清凉宁静。”
  • 2025-08-01
    2025年7月27日上午10点,暑假培优学堂第七讲如期举行。大家在吕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一则则生动有趣的文言小故事,穿越时空领略古人的智慧。 暑期夏令营 动脑筋,小热身 讲座一开始,吕老师通过互动提问的方式,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向在场的孩子们普及关于古代“五音”——宫、商、角、徵(zhǐ)、羽的知识。吕老师还向大家介绍了唐朝诗歌中边塞派和山水田园派的题材特色和代表诗人。 讲讲文言小故事 “响遏行云”、“华佗巧治病”和“樊重种树”是关于古人智慧的小故事。吕老师每讲一篇,都会先让孩子们跟着他一起,将整篇内容先通读一遍,碰到古文中的生僻字词,吕老师会停顿下来,耐心地讲解读音和释义。在孩子们略显稚嫩充满朝气的朗朗读书声中,吕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着那些重要的文言知识和文化常识,帮助大家理解吸收并牢记于心。 互动和写笔记 在讲座中,吕老师还鼓励孩子们拿起笔来,在分发的讲义上,尝试写下文言小故事里重要字词的意思。吕老师耐心的走到每一名孩子身边,用笔圈画出孩子们所写内容中需要纠正的地方,同时将文言字词的正确意思告诉给大家。孩子们在讲座中畅所欲言,一旦碰到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就大胆提问。大家的积极表现得到了吕老师的表扬和后排家长的掌声。 讲座最后,吕老师向讲座中积极发言的几位孩子发放了黄浦区图书馆精心准备的文创小礼品和一本《中国值得去的100个博物馆》,表达对大家表现的肯定和赞扬。
  • 2025-08-01
    古人的生活智慧和情趣,常藏于精妙的谜题之中。一句谜语,一个动作,都可能成为解开人心的钥匙。本周六,培优学堂诚邀7-12岁的亲子家庭一同踏上解谜成趣的探寻之旅。通过阅读三则妙趣横生的文言小故事,感受古人如何用最凝练的文字,玩转最生动的智慧游戏。 第一则——王安石戏作谜语。“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王安石轻描淡写抛出一则谜语,吉甫以“东海有一鱼,无头亦无尾,更除脊梁骨”巧妙作答。一个“日”字,在圆与方之间切换形态,在冬夏更替中丈量时间。古人把对自然的观察和对规律的总结,悄悄藏进一笔一画里. 第二则——杨修解谜。说到解谜高手,就不能不提杨修。曹操曾在一杯酪的杯盖上写了个“合”字,满座宾客面面相觑,无人能解其意。轮到杨修时,他却直接端起杯子喝了一口。一个“合”字,拆成“人”“一”“口”,便成了“每人喝一口”的指令。这个故事里藏着古人拆字的乐趣,就像把一个字拆开当积木玩,拼出全新的意思。杨修的聪明,不仅在于拆字,更在于他见微知著的能力。 第三则——韩生料秦王。秦王欲狩猎,百姓避走,韩生却断言:“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他登高望王宫,三日不见风筝飞扬,遂知秦王无心出猎。原来帝王的心事,竟藏在一根风筝线里。 这些看似神机妙算的小故事,实则是古人教我们学会观察生活、以小见大的智慧。这个周末,让我们跟随吕增兴老师在古老的文字谜题和生活细节里,获取穿越千年的智慧和乐趣,和古人玩一场跨时空的猜谜游戏吧!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参加活动请自带文具。 活动详情 讲座时间:2025年8月2日(周六)10:00——11:00 讲座地点:黄浦区图书馆9楼902室 讲座对象:7-12岁学生 讲座名额:7组亲子家庭 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 友情提示 1. 入馆读者请听从工作人员安排,遵守馆内秩序。 2. 活动名额有限,报名后请按时参加活动,过时将视为自动放弃参与机会,多次无故缺席将取消后续报名资格。 3. 参加活动请自带文具。 4. 参加活动即视为同意将照片作为宣传使用。
  • 2025-08-01
    为满足大众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为市民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公共艺术教育供给,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黄浦区图书馆主办“阅美黄浦 美育课堂”系列活动。每月开展不同主题的线下美育公益讲座,把艺术与文化之美带到市民读者的身边。 荷莲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植物花卉之一,按照植物学的分类,莲花就是荷花,它们是同一种植物的两个名称。莲花(荷花)是双子叶植物纲山龙眼目莲科莲属荷花种的植物。 当它被称作“莲花”的时候,说的是它的科或者属,而称作“荷花”的时候,则是指它的种。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有诗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荷莲已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符号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莲常常被视为高雅、清雅、纯洁、吉祥的象征,其“清自中生、优雅从容”形象被广泛应用于绘画、书法甚至美食中。 魏晋之时,就已出现名曰“碧筒饮”的荷叶酒。《酉阳杂俎-酒食》记载, “取大莲叶置砚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叶,令与柄通。” 即以荷叶为杯,以茎为管,将茎叶相连处刺穿,便得到了天然的“吸管”。 这样的荷叶碧筒饮堪称古代的消暑利器,好比现在的冰镇啤酒。所谓“言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也。 本次讲座涉及莲荷文化的起源以及相关的诗词、典故、书画、器物、医药等,陈述“莲荷”在饮食文化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关于荷花食、荷花茶、碧筒饮、枯莲座等的简单制作方法,兼及相关的江南文化与设计衍生,传递文人心性与情怀。希望在炎炎夏日中,带来一帖沁人心脾的清凉散。 讲师介绍: 胡建君(胡见君),作家,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上海大学中国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已出版《既见君子——海上艺文录》《飞鸟与鱼——银饰里的流年》等作品二十余部。 活动详情 【指导单位】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黄浦区图书馆 【活动主题】江南可采莲——莲荷文化与美食 【活动时间】2025年8月3日(星期日)14:00-15:30 【活动形式】线下讲座 【活动地点】黄浦区图书馆9楼902(福州路655号) 【报名方式】长按下方二维码,填写个人信息报名。参与人数30人,名额有限,报满即止。 报名须知 1. 为让更多读者参与活动,一个手机号限报一个名额,一个报名信息仅限一人参与。 2. 公益性活动,免费参与。报名后请按时参加活动。若无法到场,请至少提前24小时取消报名。活动现场将签到核销,若一年内三次缺席,则在当年活动中不再享有报名资格。 3. 参加活动即视为同意将照片作为宣传使用。
  • 2025-08-01
    3D打印(3DP)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依据三维CAD数据通过逐层材料累加的方法制造实体零件的技术。2024年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重点鼓励3D打印发展。全国涌现上千家3D打印农场,推动关节龙等创新玩具量产数千万件,成为“玩具批量生产新手段”‌。 2025年4月,我国首次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应用冷阴极电子枪实现“太空级”3D 打印,打破国外垄断。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中心为患者植入胸椎可动人工椎体,属世界首例。3D打印在日常生活与高科技领域光彩齐放。 活动详情 指导单位: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黄浦区图书馆 活动时间:2025年8月2日(周六)10:00-11:30 活动地点:黄浦区图书馆9楼(福州路655号) 活动对象:7岁以上青少年或成人 下载软件:请自带笔记本电脑(Windows系统),提前下载好3D ONE软件 报名方式: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入群,填写个人信息报名。 注意:活动参与人数10人,人满即止。二维码有效期为七天,请尽快入群。 报名须知: 1. 活动现场需自带笔记本电脑,并提前下载好3D One软件;或自带笔记本电脑,提前30分钟入场,现场安装3D One软件。 2.由于原材料资源和活动场地有限,为能使更多读者参与活动,一个微信号限报一个活动名额,一名儿童仅限一名家长陪同参与。 3.报名后因故不来,需至少提前24小时进行取消报名操作。如不取消将视作故意占用公益资源,将取消您之后3次《创客空间》活动的资格。 4.入场后,请各位将手机调成静音或震动状态。活动中,不要随意拍照或者离席走动拍照,以免影响现场秩序。 5.活动结束后,当天的作品可以带走。
页次:1 / 79 每页显示: 记录数:784
转到第